苏联《消息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
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
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
下表是1890—1914年美国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 |
法律名称 |
主要内容 |
1890年 |
《谢尔曼法》 |
推动了国家经济权力的集中,对自由竞争进一步实行限制 |
1894年 |
《威尔逊──葛曼法》 |
对进口商品实行低关税或免税 |
1906年 |
《食品卫生和药品法》 |
成立了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
1914年 |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
有发布违禁命令的权力,对于违反命令的工商企业,可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B.美国相对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力逐渐增强
C.大量经济法的出现说明美国经济纠纷较少
D.一战前夕美国国民经济逐渐转入战争轨道
《人类与大地母亲》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看看部分目录:
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
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
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
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A.断代史 整体史观 | B.编年史 文明史观 | C.编年史 社会史观 | D.国别史 生态史观 |
在英国,自耕农即独立小农直到1750年才消亡。在法国,直到19世纪后半期,小农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在美国,独立的自由小农创造了“美国式”的农业发展道路。这些史实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 | B.小农经济助推现代化发展 |
C.工业革命打击了小农经济 | D.各国小农经济本质上不同 |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他在这里反思了
A.革命的彻底性所带来的弊端 | B.不同时期自由所依赖的条件 |
C.美国革命对法国革命的影响 | D.优良制度所具有的永恒价值 |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从中共中央的政策变动中可以看出
A.中共形成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 | B.中共“左倾”关门主义更加严重 |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D.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