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
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
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 B.水稻虫害严重 |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
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个/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群落 |
种1 |
种2 |
种3 |
种4 |
种5 |
种6 |
种7 |
种8 |
||||
甲 |
94 |
4 |
0 |
0 |
1 |
1 |
1 |
1 |
||||
乙 |
0 |
25 |
20 |
20 |
20 |
5 |
0 |
0 |
||||
丙 |
0 |
65 |
20 |
10 |
3 |
2 |
0 |
0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
B. | 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
C. | 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
D. | 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
将一只雌蚕蛾用玻璃皿盖住,玻璃皿外放一只雄蚕蛾,观察发现雄蚕蛾没有任何反应;打开玻璃皿,雄蚕蛾立即出现性兴奋,这个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A.性外激素是由雌蚕蛾分泌的 |
B.性外激素是一类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
C.雌蚕蛾未交尾 |
D.雄蚕蛾通过触角感受性外激素刺激 |
蝙蝠的回声定位,莴苣种子必须接受光信息才能萌发,说明()
A.生命活动的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
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
D.信息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