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天气预报 |
1856年 |
1873年 |
1939年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汽车 |
1883年 |
1901年 |
1928年 |
无线电 |
1896年 |
1909年 |
1928年 |
A.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地域不平衡性 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 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
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初步改变人们这一传统观念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视察南方谈话” |
C.中共十四大 | D.中共十五大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 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
C.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 D.实行按劳分配 |
安徽凤阳县长期属于贫困县,22年来没给国家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1.9亿公斤斤粮食。但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公斤。这一历史巨变主要得益于
A.试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
C.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D.乡、镇政府及村民委员会的建立 |
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 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 D.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 |
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主要体现在
①正确认识了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
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提出了把我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