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0日,中国伦理学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养百万名孝子。其实早在汉代,政府就大力推广《孝经》,以孝德为推选官吏的主要标准。下列表述能够体现汉代做法的真实意图的是
| A.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B.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
| C.忠臣之事君,尤孝子之事父也 | 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 B.皇帝制 | C.分封制 | D.郡县制 |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
| 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 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
| 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 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 |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制度 | B.郡县制度 | C.官僚制度 | D.朝议制度 |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
| A.社会经济形态 | B.地方行政组织 |
| C.专制集权的程度 | 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丞相诸大臣皆受事,倚辩于上……天下之事,大小皆决于上”。可见()
| A.世卿世禄制的终结 |
| B.相权是专制皇权的一部分 |
| C.相权始终依赖于皇权 |
| D.任人唯贤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