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图,下列诗句反映了图片所示古代制度的是( )
A.“立嗣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B.“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
C.“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白了头” | D.“身未离襁褓,业披冠戴” |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 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
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
建国初期的历史教学,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识主要借鉴苏联经验。1953年,通行全国的历史教科书参照苏联课本编写;1959年《历史教学》杂志开始公开谈论学苏联“必须结合”中国“教学的实际”,要防止简单的机械的类比和牵强附会。导致50年代中国历史教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左倾思潮出现 | B.一五计划完成 |
C.中苏关系恶化 |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1943年1月的一份《大公报》写道:“中美、中英的新约成立,是中国百年来的大事。这两个公道的条约,把‘租界’、‘领事裁判权’、‘驻兵权’、‘内河航行权’等各种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名词送进中国的博物馆。”材料中“中美、中英的新约”签订的主要因素是
A.废约是中国人民反帝运动的主要目标 |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C.国民政府的不懈努力 | D.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 |
国民党在一次军事行动前发表宣言:“本党从来主张用和平方法,建设统一政府,盖一则中华民国之政府,应由中华人民自起而建设;一则以凋敝之民生,不堪再经内乱之祸。故总理北上之时,即谆谆以开国民会议,解决时局,号召全国。孰知段贼于国民会议,阳诺而阴拒;而帝国主义者复煽动军阀,益肆凶焰。……本党至此,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这一行动应是
A.二次革命 | B.北伐战争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有学者列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
A.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
C.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 |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