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件应是( )
| A.国民党“一大” | B.西安事变 | C.北平谈判 | D.重庆谈判 |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
| B.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
| C.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一致的 |
| D.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
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出口见表如下,这一现象表明:
| 年份 |
1840年 |
1860年 |
1870年 |
| 数量(万吨) |
1.90 |
5.51 |
10.00 |
| A.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 B.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
| C.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强 |
| D.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扩大 |
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此观点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
|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
|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
|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
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主张的相似点是
| A.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 D.绝对平均分配产品和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