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十六年,洋纱进口量增长20.6倍,而洋布只增长27%。在甲午战争以后,手工织布业一度还有较大的发展。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农村手织业者利用价格低廉的洋纱织成土布,降低了成本且增强了土布的竞争能力 |
B.洋布的劳动生产率低于洋纱的劳动生产率,洋纱的竞争能力远比洋布大 |
C.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未被破坏 |
【改编】孔子曰:“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传统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对孔子所说的礼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维护了君主专制 |
B.巩固了宗法等级制度 |
C.追求和谐有序的社会、有一定积极意义 |
D.体现了思想保守的一面 |
【原创】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西周地方实行的是分封制
②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③“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是因为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④汉代实行分封制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历史研究要论从史出,推断合符科学,从而总结出可信的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正确的历史结论的是
A.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社会主义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
B.世界政治文明体现了由人治到法制,由专制到民主的趋势,所以宪政具有普遍性 |
C.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下,世界政治民主化使得“人权高于主权”具有合理性 |
D.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正说明中国的一句老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
下图漫画描绘了一个全身穿着中国货的外国人叫嚣着抵制中国货。对此认识是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借人权等对中国指手画脚 |
B.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不利的国际环境 |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出口增加 |
D.经济全球化导致贸易纠纷增多 |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这说明()
A.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 |
B.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的程度 |
C.文明的交融和汲取具有明显的差异 |
D.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