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送姚姬传①南归序
(清)刘大櫆
古之贤人,其所以得之于天者独全,故生而向学。不待壮而其道已成。既老而后从事,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亦将徒劳而鲜获。
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堂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姬传,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则南青也。忆少时与南青游,南青年才二十,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其后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归与姬传相见,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明年,余以经学应举,复至京师。无何,则闻姬传已举于乡而来,犹未娶也。读其所为诗赋古文,殆欲压余辈而上之,姬传之显名当世,固可前知。独余之穷如曩时,而学殖将落,对姬传不能不慨然而叹也。
昔王丈成②公童子时,其父携至京师,诸贵人见之,谓宜以第一流自待。文成问何为第一流,诸贵人皆曰:“射策甲科,为显官。”文成莞尔而笑,“恐第一流当为圣贤。”诸贵人乃皆大惭。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为显官,不足为姬传道;即其区区以文章名于后世,亦非余之所望于姬传。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尧舜为不足为,谓之悖天,有能为尧舜之资而自谓不能,谓之漫天。若夫拥旄仗钺,立功青海万里之外,此英雄豪杰之所为,而余以为抑其次也。
姬传试于礼部,不售而归,遂书之以为姬传赠。
【注】①姚姬传:姚鼐,字姬传。姚鼐与方苞、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②王文成:王守仁,明代思想家,死后谥号文成。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闻姬传已举于乡而来乡:乡试 |
B.余甚畏之畏:畏惧 |
C.谓之漫天漫:欺骗 |
D.遂书之以为臣传赠书:写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世父则南青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B.其父携至京师吾其还也 |
C.归与姬传相见孰与君少长 |
D.诸贵人乃皆大惭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
A.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 |
B.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 |
C.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 |
D.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赠序写于姚鼐离京准备南归之际,作者在文中热情赞扬了姚鼐的诗文才华,并借用孟子的话表达对姚鼐的厚望。 |
B.作者忆及与姚鼐伯父交往的情景,既有时光流逝、情谊尚在的感喟,又在与姚鼐的对比中,透露出自己老而无成的慨叹。 |
C.文章举王守仁为例,说明第一流人才不应当只想做大官,或在万里之外的边疆建立功业,而应努力成为有道德的圣贤。 |
D.文章以勉励姚鼐志当存高远为中心,用议论开篇,中间夹叙夹议,尾段点明写作缘起,全篇文辞简约,感情真挚恳切。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亦将徒劳而鲜获。
(2)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
(3)姬传试于礼部,不售而归。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3分,共9分)
陈遵字孟公,杜陵人也。祖父遂,字长子,宣帝微时与有故,相随博弈,数负进。及宣帝即位,用遂,稍迁至太原太守。
遵少孤,与张竦俱为京兆史。竦博学通达,以廉俭自守,而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哀帝之末俱著名字,为后进冠。并入公府,公府掾史率皆羸车小马,不上鲜明,而遵独极舆马衣服之好,门外车骑交错。又日出醉归,曹事数废。西曹以故事适①之,侍曹辄诣寺舍白遵曰:“陈卿今日以某事适。”遵曰:“满百乃相闻。”故事,有百适者斥。满百,西曹白请斥。大司徒马宫大儒优士,又重遵,谓西曹曰:“此人大度士,奈何以小文责之?”乃举遵能治三辅剧县,补郁夷令。久之,与扶风相失,自免去。
槐里大贼赵朋、霍鸿等起,遵为校尉,击朋、鸿有功,封嘉威侯。居长安中,列侯近臣贵戚皆贵重之。牧守当之官,及郡国豪杰至京师者,莫不相因到遵门。
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尝有部刺史奏事,过遵,值其方饮,刺史大穷,候遵霑醉时,突入见遵母,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母乃令从后阁出去。遵常醉,然事亦不废。
遵长八尺余,长头大鼻,容貌甚伟。略涉传记,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请求不敢逆,所到,衣冠怀之,唯恐在后。
王莽素奇遵材,在位多称誉者,由是起为河南太守。
(选自《汉书·游侠传》有删改)
注:①适:通“谪”,惩罚,谴责。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宣帝微时与有故微:地位低,卑下 |
B.相随博弈,数负进数:屡次 |
C.值其方饮值:遇到 |
D.刺史大穷穷:贫穷 |
下列各项中,直接表现陈遵“放纵不拘”的一组是:()
①遵独极舆马衣服之好②日出醉归,曹事数废③西曹以故事适之④取客车辖投井中⑤满百乃相闻⑥奈何以小文责之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④⑥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遵、张竦都担任过京兆史。张竦博学通达,廉洁节俭;陈遵豪放,不拘小节。 |
B.西曹请求罢免陈遵,大司徒马宫却认为陈遵能治理三辅地区政务繁杂的县,并向皇帝推荐他。 |
C.陈遵担任校尉,打击赵鹏、霍鸿有功,加以贵戚的推重,被朝廷封为嘉威侯。 |
D.陈遵富于文辞,擅长书法,给人写的书信,收信人把它收藏起来以为荣耀。 |
第Ⅱ卷(非选择题87分)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故事,有百适者斥。满百,西曹白请斥。
②牧守当之官,及郡国豪杰至京师者,莫不相因到遵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瑜,其先范阳人也.父钦祚,仕至殿中监,出为义州刺史。瑜性凶狡,然隽辩骁果,骑射刀笔之长,亦称于当代.起家累为从事。天福中,授左赞善大夫。会濮郡秋稼丰衍,税籍不均,命乘使车,按察定计。既至郡,谓校簿吏胡蕴、惠鹗曰:“余食贫久矣,室无增资,为我致意县宰,且求假贷。”由是濮之部内五邑令长共敛钱五十万,私献于瑜。瑜即以书上奏,高祖览章叹曰:“廉直清慎有如此者,诚良臣也。”于是二吏五宰即时停黜,擢瑜为太府少卿。
杜重威之镇东平也,瑜父钦祚为节度副使,及重威移镇常山,瑜乃诡计于重威,使奏己为恒州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岁余,入为刑部郎中.丙午岁,父钦祚刺举义州,瑜归宁至郡。会契丹据有中夏,何建以秦州归蜀,瑜说钦祚曰:“若不西走,当属契丹矣!”厉色数谏,其父怒而不从。因其卧疾涉旬,瑜仗剑而胁之曰:“老懦无谋,欲趋砲烙。不即为计,则死于刃下。”父不得已而听之。时陇东屯兵扼其川路,将北趣蕃部,假途而因与郡盗酋长赵徽歃血为约,以兄事之。谓徽曰:“西至成都,余身为相,余父为将,尔当领一大郡,能遂行乎?”徽曰:“诺。”瑜虑为所卖,先致其妻孥,馆于郡中。行有期矣,徽潜召其党,伺于郊外。子夜,瑜举族行,而辎重络绎十有余里。徽之所亲,循沟浍而遁,至马峡路隅,举燧相应,其党起于伏莽,断钦祚之首,贯诸长矛。平生聚蓄金币万计,皆为贼所掠,少长百口,杀之殆尽。瑜尚独战千人,矢不虚发,手无射捍,其指流血。及窘,乃夜窜山谷,落发为僧。月余,为樵人所获,絷送岐州,为侯益所杀,时年三十九岁。(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十一》,略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我致意县宰,且求假贷假:借 |
B.于是二吏五宰即时停黜黜:罢免 |
C.瑜归宁至郡宁:平息 |
D.为樵人所获,絷送岐州絷:捆绑 |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瑜生性狡诈的一组是()
①瑜即以书上奏②使奏己为恆州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
③不即为计,则死于刃下④假途而因与郡盗酋长赵徽歃血为约,以兄事之
⑤先致其妻孥,馆于郡中⑥至马峡路隅,举燧相应
A.①②⑥ | B.①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瑜工于心计,但最终却被人算计,他设计使自己成为一个清官的形象而获得高祖的称赞;为借路,他用官帽引诱利用赵徽,却反遭赵徽算计,损失惨重。 |
B.王瑜一生短暂却仕途顺利。他离家为官先从从事做起,天福年间获左赞善大夫一职,后受朝廷提拔为太府少卿,接着任恒州节度副使,还入朝做过刑部郎中。 |
C.王瑜对待父亲的态度暴露出他的无礼及凶狠的性格。他在劝说父亲西逃时,脸色严厉,父亲不悦,不愿听从,王瑜不顾父亲已卧病在床十多天,竟然拔剑相威胁。 |
D.王瑜骁勇果敢,擅长骑射。他在举家撤离途中遭到盗贼首领赵徽的暗算, 最后只身一人与赵徽属下一千多人激战,箭无虚发,但终因寡不敌众,被盗贼所杀。 |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览章叹曰:“廉直清慎有如此者,诚良臣也。”
译文:
(2)行有期矣,徽潜召其党,伺于郊外。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戒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遗善为闾里传为焦仲卿母所遣 |
B.其惧人之拒我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
D.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①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民俗好庳车②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③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次行:秩序。②庳:低、矮。③捆:门槛。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冬则劝民山采劝:鼓励 |
B.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乐:以……为乐 |
C.市令曰:“三月顷。”顷:倾倒 |
D.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从:听从什么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政缓禁止 | B.庄王以为币轻 |
C.如此几何顷乎 | D.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家有名士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清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
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晋阳秋曰济有人伦鉴识其雅俗是非少有优润见湛叹服其德宇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肃:恭敬 |
B.绝难乘,少能骑者绝:非常 |
C.唯当就蚁封耳就:留下 |
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谓:评价 |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组是()
①济先略无子侄之敬④唯父昶异焉
②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⑤浑日:“何如我?”
③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美痴⑥卿家痴叔死未
A.①③⑤ | B.①④⑤ | C.②③⑥ | D.③⑤⑥ |
下列对正文及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 |
B.王济看到王湛床头放着《周易》,感到奇怪,问叔父要此书何用,是否看过此书,流露出对叔父的轻视。 |
C.王湛看不上王济的那匹马,王济于是牵来督邮马喂养,十几天后给叔父试骑,方知叔父骑技极为高超。 |
D.王济告诉父亲,说叔父远比自己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见到武帝时,又说叔父王湛超过了魏舒。 |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2)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