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华原,字国满,代郡人也。少明敏,有器度。初为齐神武骠骑府法曹参军,赐爵新城伯,累迁大丞相府属。深被亲待,每号令三军,恆令宣谕意旨。寻除散骑常侍。周文始据雍州,神武使华原入关说焉。周文谓曰:“若能屈骥足于此,当共享富贵;不尔,命悬今日。”华原曰:“殒首而已,不敢闻命。”周文嘉其亮正,乃使东还。寻悔,遣追不及。神武以华原久而不返,每叹惜之,及闻其来,喜见于色。后除相府右长史,迁骠骑大将军、特进,进爵为公,仍徙封新安。后为兗州刺史。华原有干略,达政体。至州,乃广布耳目,以威禁。境内大贼及邻州亡命三百余人,皆诣华原归款。咸抚以恩信,放归田里,于是人怀感附,寇盗寝息。州狱先有系囚千余人,华原科简轻重,随事决遣。至年暮,唯有重罪者数十人。华原各给假五日,曰:“期尽速还也。”囚等曰:“有君如是,何忍背之!”依期毕至。先是,州境数有猛兽为暴。自华原临政,州东北七十里甑山中,忽有六駮食猛兽,咸以为化感所致。卒官,州人大小莫不号慕,为树碑立祠,四时祭焉。赠司空公、尚书左仆射。子宰均嗣。
(选自《北史》)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恆令宣谕意旨谕:使……知晓 |
B.寻除散骑常侍寻:不久 |
C.寇盗寝息寝:渐渐 |
D.华原科简轻重简:选择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有君如是,何忍背之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
B.①神武以华原久而不返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C.①神武使华原入关说焉②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
D.①周文嘉其亮正,乃使东还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能屈骥足于此,当共享富贵;不尔,命悬今日。
译文:
(2)境内大贼及邻州亡命三百余人,皆诣华原归款。
译文: 文中,张华原有哪些优点和才干?请简要概括。(5 分)
答: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 12 处)(4 分)
孟 懿 子 问 孝 子 曰 无 违 樊 迟 御 子 告 之 曰 孟 孙 问 孝 于 我 我 对 曰 无 违 樊 迟 曰何 谓 也 子 曰 生 事 之 以 礼 死 葬 之 以 礼 祭 之 以 礼
【原创】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近今风气,有不可解者:士人略知写字,便究心于《说文》、《凡将》,而束欧、褚、钟、王于高阁;略知作文,便致力于康成、颖达,而不识欧、苏、韩、柳为何人。间有习字作诗者诗必读苏字必学米侈然自足,而不知考究诗与字之源流。皆因郑、马之学多糟粕、省费精神,苏、米之笔多放纵、可免拘束故也。
(袁枚《随园诗话》)用斜线“/”给第①句话中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
“苏、米之笔”中的“苏”和“米”分别指何人?
《说文》全称是《说文解字》,是所著()
A许慎 B张衡 C蔡邕 D陈琳选文中提到“当今”怎样的风气?作者对此持何态度?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逊,字邵伯,魏兴人也。仕郡察孝廉,为吏部令史,转殿中将军,累迁上洛太守。私牛马在郡生驹犊者,秩满悉以付官,云是郡中所产也。
惠帝末,西南夷叛,宁州刺史李毅卒,城中百余人奉毅女固守经年。永嘉四年,治中①毛孟诣京师求刺史,不见省。孟固陈曰:“君亡亲丧,幽闭穷城,万里诉哀,不垂愍救。既惭包胥无哭秦之感,又愧梁妻无崩城之验②,存不若亡,乞赐臣死。”朝廷怜之,乃以逊为南夷校尉、宁州刺史,使于郡便之镇。
逊与孟俱行,道遇寇贼,逾年乃至。外逼李雄③,内有夷寇,吏士散没,城邑丘墟。逊披荒纠厉,收聚离散,专杖威刑,鞭挞殊俗。又诛豪右不奉法度者数十家。征伐诸夷,俘馘④千计,获马及牛羊数万余,于是莫不振服,威行宁土。又遣子澄奉表劝进于元帝,帝嘉之,累加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假节,校尉、刺史如故,赐爵褒中县公。逊以地势形便,上分牂柯为平夷郡,分硃提为南广郡,分建宁为夜郎郡,分永昌为梁水郡,又改益州郡为晋宁郡,事皆施行。
先是,越巂太守李钊为李雄所执,自蜀逃归,逊复以钊为越巂太守。李雄遣李骧、任回攻钊,钊距之,战于温水,钊败绩。后骧等又渡泸水寇宁州,逊使将军姚崇、爨琛距之,战于堂狼,大破骧等,崇追至泸水,透水死者千余人。崇以道远不敢渡水,逊以崇不穷追也,怒囚群帅,执崇,鞭之,怒甚,发上冲冠,冠为之裂,夜中卒。
逊在州十四年,州人复立逊中子坚行州府事。诏除坚为南夷校尉、宁州刺史、假节,谥逊曰壮。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一》)
[注]①治中:官名,州刺史的属官。②既惭……,又愧……:这两句意思是,既惭愧没有申包胥哭秦廷的感受,又惭愧没有杞梁妻哭塌城墙的效验。③李雄: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第一个皇帝。④馘(guó):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仕郡察孝廉察:举荐 |
B.不垂愍救愍:怜悯 |
C.逊披荒纠厉披:拨开 |
D.后骧等又渡泸水寇宁州寇:进犯 |
下列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逾年乃至/乃以逊为南夷校尉
B.又遣子澄奉表劝进于元帝/ 战于温水
C.逊以地势形便/崇以道远不敢渡水
D.又诛豪右不奉法度者数十家/求人可使报秦者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越巂太守李钊为李雄所执,自蜀逃归,逊复以钊为越巂太守
(2)逊以崇不穷追也,怒囚群帅,执崇,鞭之,怒甚,发上冲冠,冠为之裂,夜中卒。能表现王逊威德刚武(“壮”)的事件有哪些?请简要概述。
【原创】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某孝廉有句云:“立誓乾坤不受恩。”盖自矜风骨也。余不以为然,寄书规之,云:“人在世间,如何能不受人恩?古人如陶靖节之高,而以乞一顿食,至于冥报相贻。杜少陵以稷、契自许,而感孙宰存恤,至于愿结弟昆。范文正公是何等人而以晏公一荐故终身执门生之礼盖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圣人之所不讳也若商宝意太史之诗则不然,曰:“名心未了难遗世,晚景无多怕受恩。”蒋苕生太史之诗亦不然,曰:“不是微禽敢辞惠,只愁无处觅金环。”此皆不立身份,而身份弥高。
(袁枚《随园诗话》)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文中的“陶靖节”是东晋时的哪位文学家?请写出其名字和代表作品。
“言为心声”,选文中作者的“心声”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方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樟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木閟,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
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干有赠凝诗,云“把得新诗草里论”。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诮,非也。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干旱岁偕计,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递归,无复荣辱之念。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成通末卒。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乐安孙郃等,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为十卷。
古黔娄先生死,曾参与门人来吊,问日:“先生终,何以谥,”妻曰:“以‘康’。”参曰:“先生存时,食不充 ,衣不盖彤,死则手足不敛,傍无酒肉。生不美,死不荣,何乐而谥为‘康’哉?”妻日:“昔先生国君用为相,辞不受,是有余贵也。君馈粟三十钟,辞不纳,是有余富也。先生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住,不戚戚于贫贱,不遑遑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谥之以康,不亦宜乎?”方干,韦布之士,生称高尚,死谥玄英,其梗概大节,庶几乎黔娄者耶!
(选自《唐才子传•卷七》,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辄造主人造:拜访。 |
B.甚惬素心惬:惬意。 |
C.一见干器之器:看重。 |
D.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延:邀请 |
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公以疾逝去振之以威怒
B因授格律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C不戚戚于贫贱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不亦宜乎相与枕藉乎舟中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
(2)方干,韦布之士,生称高尚,死谥玄英,其梗概大节,庶几乎黔娄者耶!本文是为方干作传,最后一段却提到“黔娄先生”一事,是否多余?说说你的理由。
【原创】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盖闻圣人有一定之论,列士有不易之分,亦云名而已矣。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夫德不得后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时而独章是以圣哲之治栖栖皇皇孔席不暧墨突不黔。由此言之,取舍者昔人之上务,著作者前列之余事耳。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躬带冕之服,浮英华,湛道德,矕龙虎之文,旧矣。卒不能摅首尾,奋翼鳞,振拔洿涂,跨腾风云,使见之者景骇,闻之者响震。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独摅意乎宇宙之外,锐思于豪芒之内,潜神默记,恒以年岁。然而器不贾于当已,用不效于一世,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于殿最。意者,且运朝夕之策,定合会之计,使存有显号,亡有美谥,不亦优乎?
(班固《汉书》)用斜线“/”给第①句话中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前四史”除了《汉书》外,还有哪几篇?请至少列举出两本。
古人曾提出成功人生的“三部曲”,也就是“三不朽”,选文中涉及到哪几方面?请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