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应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时期→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B.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覆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C.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下径流量
D.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B.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C.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日8:00时,0时刻经线上某纬度段的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此时我国的季风雨带位于两广丘陵地区,则与正常年份比较,本年的降水情况

A.南方地区更加干旱
B.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更长
C.北方地区的土壤盐碱状况得以缓解
D.北方地区的雨季更短

若此时(30°W,80°N)有一旗杆,则旗杆影子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若此时赤道上某地16时(地方时)刚好看到月出,则赤道上另一地刚好看到月落的地方时和经度为

A.18时,90°W B.6时,90°E C.4时,60°E D.0时,0°

下图为“某地某月一段时间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4日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

A.11℃ B.9℃ C.7℃ D.5℃

图中能够说明该地天气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A.1日0一6时 B.3日7—12时 C.7日9—15时 D.10日l2—18时

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右图为丙地区放大图,图中的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地层P到K由老到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四幅图中,与沿①一②剖面线所作的地层、地形剖面示意图相符的是

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河沿海水域因有寒暖流交汇和陆地径流汇入,所以渔业资源丰富
B.乙河沿海地区受洋流的影响表层海水的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凸出方向相同
C.当北印渡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甲河河口附近海域海水盐度较高
D.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季节变化大,且东北岸冲刷较严重

读图甲“我国110oE以东地区降水分布图”及图乙“中国雨涝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结合两幅图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多涝区集中分布在北方平原地区,南方丘陵地区涝灾较轻
B.我国少涝区都分布在第二级阶梯
C.图甲中6月份多雨中心出现在我国江南和华南地区
D.我国雨涝区的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季节多,南方雨涝比北方短

下列有关图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乙中A位于温带季风区,B位于亚热带季风区,且两地都是以平原地形为主
B.图乙中A地区河流流量小,结冰期长,B地区河流流量大,结冰期短
C.①地区土地盐碱化较②地区严重,②地区水土流失较,①地区严重
D.②地区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火害多发区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
A.PA>PC>PBB.PA=PC=PB
C.PC>PB>PAD.PA<PC<PB
此时A、B两地近地面的天气特征
A.A近地晴朗,B近地晴朗
B.A近地阴雨,B近地阴雨
C.A近地阴雨,B近地晴朗
D.A近地晴朗,B近地阴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