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山地为
| A.天山 | B.小兴安岭 | C.长白山 | D.阴山 |
关于a、b两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湖的形成原因与贝加尔湖相同 |
| B.b河流经沙漠地区,流量小 |
| C.b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湖 |
| D.b河有春汛与夏汛 |
该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的曲线图,读后分析完成下面3题:
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明,正确的是
| 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
| 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
| C.在欧洲发达国家中,出现了与甲国相同的情况 |
| D.老年人口比例,乙国高于甲国 |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人均粮食及资源占有量明显减少 |
| B.乙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 |
| C.最近乙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
| D.最近甲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
下列有关解决人口问题采取对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解决甲国人口问题,要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
| B.解决甲国人口问题,可采取计划生育对策 |
| C.解决乙国人口问题,要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
| D.解决乙国人口问题,要靠战争、瘟疫使居民大量外迁 |
阅读我国新疆堆吾尔自治区的图文资料,回答27-30题。新疆南北幅员辽阔,文化多彩,邻国众多,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西大门。
众多国家与我国新疆接壤,它们分属亚洲分区中的
| A.西亚、中亚地区 |
| B.东亚、南亚、西亚、中亚地区 |
| C.东亚、西亚、北亚地区 |
| D.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地区 |
新疆地区主要地理特征是
| A.平原和山地为主,森林广布 | B.山地和盆地为主,荒漠广布 |
| C.高原和山地为主,冻土广布 | D.平原和高原为主,黄土广布 |
新疆旅游丰富,其中最能反映新疆风情特色的是
| A.麻辣菜肴、茶馆小吃和吊脚楼房 |
| B.掉袖袍装、喇嘛寺庙和石砌碉房 |
| C.雪山戈壁、坎儿井渠道和清真寺 |
| D.马头琴声、那达慕节庆和蒙古包 |
关于南疆和北疆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属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均属季风气候区 |
| B.分属我国热量带中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均属干旱地区 |
| C.四周高山封闭多风蚀地貌和流动沙丘,地势相当崎岖 |
|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绿洲农业发达,是我国商品粮基地 |
读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24-26题。
关于图中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 a线以南、以西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以北、以东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② b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③ c线是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分界线
④ d线是我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关于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管道铺设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
②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兰新线、宝成线、陇海线、京沪线
③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④自西向东依次经过黄河、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西气东输”对我国经济和环境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 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 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 初步解决西部水资源缺乏问题
④减轻东部地区能源压力,有利于保护环境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根据表1资料,回答21-23题。
表1 我国四省(区) 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 省(区)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耕地面积 (万公顷) |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
木材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
| ① |
34.3 |
532.5 |
1865.8 |
15.8 |
| ② |
53.5 |
1539.1 |
727.9 |
15.0 |
| ③ |
51.9 |
542.4 |
404.4 |
0.4 |
| ④ |
31.1 |
361.0 |
184.6 |
2.0 |
表1中① 、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陇,黑,川,苏 | B.苏,川,陇,黑 |
| C.黑,川,陇,苏 | D.川,黑,苏,陇 |
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
|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
|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
| D.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
|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
|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
|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黄河水 |
读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回答17-20题。
图中山脉是我国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
| C.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的分界线 |
| D.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
距离省会城市最近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 A.云冈石窟 | B.莫高窟 | C.龙门石窟 | D.秦始皇陵 |
图中的河流段
| A.有凌汛现象 | B.是地上河 |
| C.以雨水补给为主 | D.航运繁忙 |
该省与四川省
| A.属于同一水系 | B.同在第二级阶梯 |
| C.都有全国性商品粮基地 | D.铁矿资源都很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