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中①②③④4条折线表示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情况,⑤曲线表示四地中的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四地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关于①地判断可信的是

A.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
B.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
C.夏至日时,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D.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曲线⑤所示昼长季节变化情况,与下列那一地最相近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关于②③两地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A.只考虑太阳辐射时,气温年较差:T③>T②
B.植被、土壤类型相同
C.降水:R②>R③
D.②地作物一年三熟,③地作物两年三熟

关于③④两地的判断,合乎实际的是

A.③地在南半球,④地在北半球
B.④地夏至日夜长和冬至日昼长均为18小时30分钟
C.③地红旗经常飘向东北
D.④地夏至日日出时间比冬至日早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3为新疆番茄种植情况图,根据图3内容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番茄的单产量比其他蔬菜单产量高②番茄的播种面积和单产量受市场因素影响大
③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番茄优质高产④光照时间长,光热充足,有利于番茄的生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2回答3~4题。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2009——2010年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寒潮不断,连连创低温记录。山西作为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在保证我国北方冬季煤炭供应中起了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山西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由以输出原煤为主转向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图1为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该地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关于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图4为地球表面任一大圆,O为球心,AB为大圆上四分之一圆弧。据此回答9—11题。

若AB线位于同一经线圈,2010年元旦时,A为太阳直射点,则()
A.A与B的纬度值互余
B.A、B纬度值相等
C.B正值极夜现象
D.A、B在同一经线上
若AB线位于75°N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A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B点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B.A点的地方时为12时
C.A点的太阳高度为8.5°
D.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6.5°

若AB位于以地球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的两条日期分界线上,B点为180°,则()

A.新旧两天比为1:3 B.A点的经度为0°
C.北京时间为14时 D.伦敦此时旗杆影子朝东

图3是冬至日时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6—8题。
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hPa)

图3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该经线最可能穿过下列哪个地区()

A.非洲东部 B.巴西高原 C.阿拉斯加 D.内蒙古高原

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说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潮的影响
B.曲线①和曲线②在北半球中纬度呈正相关关系
C.这一天,曲线②在北半球达到最高值
D.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