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小组用装置甲(如图)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                              
(2)该小组同学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如图乙所示),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丙。请回答。
①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___              __.
②若将乙装置中的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___             ____。
(3)该小组又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丁),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总量是    g(用字母表示)。
(4)下图表示温度对某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产氧和耗氧速率为指标)。请绘制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产氧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图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__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分泌物a作用于垂体,则细胞甲可能是________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__________激素;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果图中的细胞乙代表T淋巴细胞,则其分泌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上图充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玉米籽粒的颜色有黄色、白色和紫色三种。为了解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以下6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1)若第五组实验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据此推测玉米籽粒的颜色由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第五组中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第四组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___________;第五组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__________。
(2)若只研究黄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下图一。

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上图二。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亲本中的 _________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未分离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_____。

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甲过程中“I”是___________,其在___________(答具体结构)上产生;该物质用于乙过程的__________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答具体结构)。
(2)图2中细胞器a是____________,物质④是____________。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①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______________mg。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_____________培养基。
(2)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____。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_。
(4)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
(5)细菌种群进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异来源是_________。

A.环境条件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