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取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
A.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 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 |
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分别符合上述思想的有
①没收官僚资本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五年计划建设 ④三大改造 ⑤大跃进运动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⑤ |
“……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该歌词描述了
A.北伐战争的革命洪流 | B.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 |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 D.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的豪情 |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段 | B.B—C段 | C.C—D段 | D.D—E段 |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 B.抗击外国侵略 |
C.新民主主义革命 |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员构成表
地区 |
党员人数 |
学生 |
工人 |
农人 |
绥远 |
3200 |
8% |
3% |
80% |
湖北 |
1877 |
63.1% |
2.3% |
8.9% |
广东 |
15000 |
21.2% |
20.1% |
39.1% |
上表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A.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
C.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