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A.中书省和门下省有监察皇帝的职能 |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
|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 )
| A.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 | B.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 |
| C.英国和中国 | D.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 | 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
| C.东方和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全球建立的需要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1800年至1900年间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变化趋势()
| A.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 B.人口出生数量多 |
| C.移民主要流向亚洲 | D.婴儿死亡率降低 |
“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已把工人隶属于资本制下的运动扩大到世界规模。…印度、中国和日本,现在都不得不遵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世界史法则而无法摆脱历史的命运。”这段论述反映了()
| A.印度、中国和日本先后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
| B.19世纪40年代欧洲和亚洲的相互促进 |
| C.近代欧洲史世界进步的原动力 |
| D.近代亚洲国家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在早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又通过多年的战争,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获胜主要得益于()
| A.商业资本的发达 | B.工业资本的发达 |
| C.政治制度的先进 | D.民主与法制的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