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960年,民主德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974美元,联邦德国为1320美元, 相差只有1/3多点。而到了30年后的1990年,民主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144美元,而联邦德国为23980美元,联邦德国是民主德国的5.8倍。对此现象的解读评价正确的是
A.冷战背景下,世界动荡因素加剧,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
B.西德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而东德未能获得这些援助 |
C.资本主义的西德较之于社会主义的东德具有发展经济的先天制度优越性 |
D.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错失了发展的重要机遇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
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他的观点表明()
A.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 |
B.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
C.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 |
D.美国总统实际上是专制君主 |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1854年英国废除了这一条例。这一变化表明()
A.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B.议会改革完善了民主政治 |
C.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贸易 |
D.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
“哥伦布首航美洲时,于1492年12月发现了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岛上的印第安人约为25万人,到了1550年,只剩下约150人。”这段史料可以作为下列哪一选项的历史背景()
A.新航路开辟 | B.荷兰海上马车夫 |
C.北美独立战争 | D.黑奴贸易 |
“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此言最可能出自于()
A.罗马教皇 | B.马丁·路德 |
C.伏尔泰 | D.达尔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