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6月9号上海《民立报》的《东省之暗昧人物》一文载:“自国体解决,奉省营统张作霖虽亦悬树国旗,剪除发辫,似于共和亦颇赞成,及详细调查,知实因东督赵尔巽迫使之使然。故常怏怏不乐。在奉举动每出入必带壮丁五十名,皆盘辫于顶,作前清兵勇之状。张自己虽剪去长辫,而帽后犹露短尾,以示不忘旧义云。”这段材料本质反映了当时( )
| A.张作霖虽剪辫仍不忘前清旧义 | B.兵丁蓄辫是反对共和 | 
| C.发辫成为政治立场的重要标志 | D.东督赵尔巽赞成共和 |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 
|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 
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 
|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 
|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 
|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 
|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 
|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 
|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 
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 
|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 
|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