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D为气体单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则1 mol A在反应中能转移1 mol电子
B.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2H2O+Cl2↑
C.新配制的F溶液一般需要加入铁屑和稀盐酸,前者用于防止Fe2+被空气氧化成Fe3+,后者可抑制Fe2+的水解
D.已知C的浓溶液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能与B反应生成D,由此可以推断B的氧化性比MnO2强
芳香化合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B的结构简式是。
A经①、②两步反应得C、D和E。B经①、②两步反应得E、F和H。上述反应过程、产物性质及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提示:CH3COO-CH3COONa+
-ONa)
(1)写出E的结构简式。
(2)A有2种可能的结构,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
(3)F和小粒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现象是,反应类型是。
(4)写出F在浓H2SO4作用下在17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是,反应类型是。
(5)写出F与H在加热和浓H2SO4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是,反应类型是。
(6)在B、C、D、F、G、I化合物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有下列一系列稠环化合物:
从萘开始,这一系列化合物中第25个的分子式为()
A.C150H50 | B.C154H50 | C.C154H 56 | D.C150H56 |
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和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物质 |
分子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乙二醇 |
C2H6O2 |
-11.5 |
198 |
1.11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丙三醇 |
C3H8O3 |
17.9 |
290 |
1.26 |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
A萃取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分馏法
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乙二酯,最简便的流程途径,经下列哪些反应,其顺序正确的是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氧化反应④还原反应
⑤消去反应⑥酯化反应⑦中和反应⑧缩聚反应
A⑤②①③⑥ B①②③⑤⑦ C⑤②①④⑧ D①②⑤③⑥
分子式与苯丙氨酸(:C9H11O2N)相同,且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①有带两个取代基的苯环②有一个硝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的异构体的数目是
A.3 | B.5 | C.6 | D.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