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状况比较

注: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存在专业人员流失、人员老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
材料二:从2004年--2012年,连续八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有关。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目前,我国科研成果40%多,有时是20%多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一个是我们的研究成果不是生产当中所需要的,另一个是很多研究课题的确定不是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科研相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还有就是中国农业科技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试分析“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学依据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2)阅读材料,请你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政府在推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法治政府的内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七大报告提出,党和国家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福建省计划通过10年—15年的努力,海峡西岸将形成规模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达区域,成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可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立足祖国统一大局的战略构想。
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正确性。

今年11月12日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央要求全党同志向刘少奇同志学习,学习他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具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思想品格。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高三同学展开“走进世博”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同学们从网上下载世博会会徽和世博会中国馆图片(见图)(共12分)

世博会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中国馆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以和谐为核心,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智慧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中国城市文明的进程,展示中国庄重祥和的国家形象。
问题:从文化创新的角度,探究上海世博会会徽、世博会中国馆所展现的设计理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共 40分)
材料一:2010年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说到此处,总理语气坚定、饱含感情,会场响起长达5分秒钟的掌声。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山东省制定黄河三角洲实验区的发展思路:加强科学实验解决制约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核心技术问题,建设高效生态经济技术示范基地,不断总结经验并推广到全区,将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统一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中。
材料三:根据中共辽宁省九届九次会议精神,辽宁省上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决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省政府多次向省委汇报工作,采纳省政协的有关提案,听取有关专家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措施。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山东省制定黄河三角洲实验区的发展思路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辽宁省政府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是如何做到科学民主决策的?

(14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某校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一 学生生日宴请:90%以上学生过生日都要相互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程度呈扩大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 中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的电子词典100%,手机、MP3达30%以上,电脑达3%,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具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通过对获取材料的分析研究,学生王某准备撰写一篇研究报告。现请你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为他的报告确定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并回答下列问题。
(1)报告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在中学生中存在这样的消费情况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分)
(3)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正确消费观?(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