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W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20元。2012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同一时期,流通领域货币流通速度增加10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2年该商品的价格为
| A.50 | B.120 | C.288 | D.200 |
“博客”意指“网络日志”,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博客开户数已经达到3500万。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角度,下列对包括博客在内的网络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A.意味着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 |
| B.能够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
|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
| D.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
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设计融人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岭南文化元素,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贡献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这表明()
|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
| C.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
| D.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 |
2010年8月3日,中国丹霞被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
| A.精神的火炬 | B.情感的集中表达 |
| C.消除文化的差异重要载体 | D.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从孔子学院的设立到文化年的举办,从动画片《中华小子》的海外热播并获动画大奖到《于丹·论证心得》版权被韩国抢购,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话题越来越热。假如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写一篇演讲稿,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文化理论视角是()
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②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文化与综合国力 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价值的冲突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我们在电视上赞叹日本的“织巧节”和韩国的“孟兰盆节”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传统,却忽视了礼仪之邦的中国才是它们的起源之地;在艳羡西方载歌载舞数日不眠的狂欢节时,却不知“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的元宵节恰恰是我国的狂欢节。这说明()
| A.民族节日传播的重要性 | B.中国节日比外国节日更优秀更科学 |
| C.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继承的重要性 | D.外国节日比中国节日更科学更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