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体现他主张( )
A.通过分权制衡以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
B.“人民的主人”和“人民的办事员”永远对立 |
C.“受托人”只要服从就不需要社会契约 |
D.官吏行使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
下列各项,在二战后“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的应是
A.欧洲共同体 | B.杜鲁门主义 |
C.美苏冷战 | D.马歇尔计划 |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这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实践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B.巴黎公社的建立 |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 D.中国共产党成立 |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从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
C.世界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
D.经历了由反侵力量到求民主的转变 |
《全球通史》载:“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材料中的“”应是()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戊戌变法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重要后果是
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
C.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 D.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