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三十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中法战争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某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A.内阁 | B.议会 | C.首相 | D.法院 |
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他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 | B.政府权利不受任何力量控制 |
C.美国应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 D.采取措施防止独裁政权出现 |
“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为改变这一局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希特勒 | B.威廉二世 |
C.俾斯麦 | D.罗伯特·沃波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