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 | 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
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 | D.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 |
假如你是汉朝的使臣,被派往大秦,你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要先后经过
①今新疆境内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安息()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②④③ | D.②①④③ |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
唐朝时任命官职须经中书、门下两省。唐中宗曾多次不经两省而直接任命官职,但装置诏敕(任命状)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当时人称为“斜封墨敕”,讥称这些官职为“斜封官”。从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①唐中宗时三省的权力被皇帝剥夺②皇帝具有超越三省的实际权力
③三省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④三省六部制度名存实亡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一标志这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性文献是()
A.《独立宣言》 | B.《人权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资政新篇》 |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 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 皇帝观阅成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 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