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月的一份《大公报》写道:“中美、中英的新约成立,是中国百年来的大事。这两个公道的条约,把‘租界’、‘领事裁判权’、‘驻兵权’、‘内河航行权’等各种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名词送进中国的博物馆。”材料中“中美、中英的新约”签订的主要因素是
A.废约是中国人民反帝运动的主要目标 |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C.国民政府的不懈努力 | D.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 |
面对国民政府对日妥协政策,国民党爱国将领( )
①主张反蒋抗日 ②逼蒋联共抗日
A.①正确②错误 | B.①错误②正确 |
C.①②均正确 | D.①②均错误 |
下列表述能够反映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开始转危为安②日本逼迫中国军队撤出华北
③日本军队镇压了学生运动④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北伐战争初期,北伐军主力主要集中在
A 两湖地区 B.闽浙地区 C.两江地区 D.黄淮地区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他的最后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表现认识不恰当的是()
A.他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 B.他认为法律至上 |
C.他遵守社会道德 | D.他对民主政治还有疑惑 |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中国古代有类似思想的是()
A.老子 | B.孔子 | C.墨子 | D.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