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往滤渣中加盐酸检验,有气体生成,则滤渣上的物质是( )
| A.只有银 | B.铁和银 | C.银和铜 | D.铁、银和铜 |
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
|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
| 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
| 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
学习了化学以后,要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 |
| B.天气闷热时,鱼会在接近水面处游动,原因是温度升高气压变小,氧气的溶解度减小 |
| C.铜器上生成的绿色物质可用稀盐酸除去 |
| D.汽油和洗衣粉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迹,但原理不同 |
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 |
B.物质鉴别 |
| 钢铁生锈一一缓慢氧化 人体缺锌元素一一甲状腺肿大 |
铜片和铁片一一观察颜色 生铁和钢一一 用磁铁吸 |
| C.安全常识 |
D.环境保护 |
| 油锅不慎着火一一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火灾烟很大时一一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减少白色污染一一少使用塑料制品 减少酸雨污染一一不使用化石燃料 |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氮原子 | B.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
|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但不可形成离子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 B.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 C.分别点燃一小块纯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
| D.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