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两会”肯定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制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 表1 2006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
纯收入(元/人) |
比上年名义增长(%) |
比上年实际增长(%) |
2006年 |
3587 |
10.2 |
7.4 |
2007年 |
4140 |
15.4 |
9.5 |
2008年 |
4761 |
15 |
8.0 |
2009年 |
5153 |
8.2 |
8.5 |
2010年 |
5919 |
14.9 |
10.9 |
注“十一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1.2%;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元,比2005年的10493元增长82.1%,除去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0%。
表2 2006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情况
年份 |
生活消费(元/人) |
比上年名义增长(%) |
比上年实际增长(%) |
2006年 |
2829 |
10.7 |
9.1 |
2007年 |
3224 |
14 |
8.1 |
2008年 |
3661 |
13.6 |
6.6 |
2009年 |
3993 |
9.1 |
9.4 |
2010年 |
4382 |
9.7 |
5.9 |
材料二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7%,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描述表1、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揭示两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2)围绕如何实现两个“同步”,请从生产和分配角度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比利时沃尔沃根特工厂是沃尔沃在瑞典以外规模最大的汽车总装厂,2010年中国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100%股权后,根特工厂被吉利接手。之后,吉利集团以负责任的真诚态度、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精明务实的具体运作,赋予了根特厂新的生机和活力。产销量创造了1965年投入运营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约3万辆出口中国,还增加了1 500个当地就业岗位。吉利的“亲和、友善、责任感以及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文化”做法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崭新形象。吉利收购沃尔沃被当地人称为“经济全球化的好典范”。
材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吉利的成功对其他汽车企业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下表是某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对比
材料二:该市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响应十八大号召,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鼓励支持传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的整体退出;还根据本地实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投入巨资恢复植被、修复生态,建设森林公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稳步增长的科学发展道路。
材料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决不能绕过普通消费者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我国将加大从消费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倡导“绿车”消费,激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带动并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发挥消费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作用,相信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将不会太远。
(1)指出材料一中该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稳步增长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原理,说明倡导“绿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某中学高三同学围绕我国当前“稳增长、调结构”的经济发展主线,查阅了相关资料,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2008~2012年M市电子信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发展比较示意图
材料二:为了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M市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一号工程”,将其作为转变地方经济结构的引擎,充分发挥该市雄厚技术力量和人才的优势,鼓励支持本土企业创新发展;先后引进英特尔、联想等IT巨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市场重构;政府专门拿出20亿元财政资金,并出台相关对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电子信息产业从单兵突进到集群集约发展。
材料三: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过程中,M市十分重视引领电子信息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建设,要求电子信息企业不仅要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还要做承担社会责任的先锋,要在电子垃圾处理、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1)请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有关消费的知识简述加快信息消费的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M市是如何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
(3)假如你是M市一位电子信息企业的代表,你认为企业应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我国“十二五”规划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过去五年,我国GDP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排名在世界第100位左右。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但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民年人均收入不及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基尼系数已达0.47,超过国际公认的0.40的警戒线。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的主要指标。数值越高,表明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
材料二浙江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在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保障民生等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发展。
扩大内需 |
省政府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继续做好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工作,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力促进农民消费,稳定发展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 |
调整结构 |
省政府投资精心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争取国家有关财税优惠政策,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义乌国际商贸综合试点改革等,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
保障民生 |
省政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加强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 |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为解决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2)运用《经济生活》中“发展生产”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结合材料回答,省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是怎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始终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浪费问题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一 2008年—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以及粮食进口量在我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
注:据测算,我国粮食仅在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每年餐桌上浪费食物总量价值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材料二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剧,耕地面积有缩小的趋势;近两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致使我国粮食及其农副产品价格不断攀升。
材料三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对人热情,大度不小气。这种观念表现在饮食上就是请客吃饭要量大档次高。这种习俗在如今物质相对丰富的年代就变成了一种浪费现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虽然逐渐富起来了,但没有理由浪费。“舌尖上的浪费”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包括大学生。公职人员公款吃喝,不掏腰包不心疼;普通百姓多点菜有剩余,才显面子和身份;大学生不事稼穑、不知辛苦,糟蹋粮食不以为然。《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中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因点了一盘20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
(1)请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观点,分析我国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遏制舌尖上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