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两会”肯定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制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       表1  2006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纯收入(元/人)
比上年名义增长(%)
比上年实际增长(%)
2006年
3587
10.2
7.4
2007年
4140
15.4
9.5
2008年
4761
15
8.0
2009年
5153
8.2
8.5
2010年
5919
14.9
10.9

注“十一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1.2%;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元,比2005年的10493元增长82.1%,除去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0%。
表2  2006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情况

年份
生活消费(元/人)
比上年名义增长(%)
比上年实际增长(%)
2006年
2829
10.7
9.1
2007年
3224
14
8.1
2008年
3661
13.6
6.6
2009年
3993
9.1
9.4
2010年
4382
9.7
5.9

材料二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7%,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描述表1、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揭示两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2)围绕如何实现两个“同步”,请从生产和分配角度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诚信经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人才市场“怪现象”:一、公务员招聘应者云集,不乏高学历、名校毕业生;而某些企事业单位门可罗雀。二、企业一边大喊招不到人,一边辞退实习生,拖欠员工工资。三、劳动者为工作愁,企业为招人愁,政府为经济愁。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共12分)
(1)简要说明劳动者应如何应对材料中反映的现象?
(2)分析解决就业问题和妥善处理好材料中反映现象对国家和劳动者的意义?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汽车生产能力的提升,家庭轿车已走入平常人家。目前我国家庭轿车需求量等于全球年产量。新近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城镇家庭中大约有2600 万户 有购车的欲望,这相当于全球汽车厂商一年的总产量。
请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家庭轿车消费增长的原因。 (10分)

材料一:监测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取暖、空调、汽车尾气等已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应对PM2.5,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压力和责任。
材料二:微博上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是多余的:一幢豪华别墅70%的房间是空闲的。低配置生活,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态度。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个人怎样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契合点?

2011年,“幸福”成为地方两会与全国两会的高频词,并正式进入“十二五”。某校高三(1)班学生以“追求幸福生活”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认识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个性+需要+生存状况,这是科学家的“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这是经济学家的“方程式”;幸福=感恩+知足,这是社会学家的“方程式”。幸福,词典里有准确的定义,但每个人心中又有个性鲜明、千差万别的答案。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通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康庄大道。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分 )
创造幸福
构成幸福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物质、精神、情感。幸福固然需要物质作为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尊严的挺立、心灵的圆融。民众幸福感的实现,离不开精神需求的满足。有人认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应该优先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人认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应该优先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今天你织围脖了吗”已经成为了最新的网络问候语。“围脖”(微博)就是微型博客,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向网站发布文字、图片、视频。微博的出现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更深入人心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有表达、沟通的欲望,而字数的限制给予了作家和普通网民不分高下的发言权,从而推进了“草根文化”的发展。“草根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区别于高雅文化、上流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如“段子”(指手机短信)就是典型的“草根文化”,其通俗性、娱乐性广为手机用户接受,但“草根文化”良莠不齐,存在一些不良信息。
有人说,“草根文化”植根于群众,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鼓励其发展。也有人认为,“草根文化”长于民间,缺乏高雅,应控制其发展。针对这两种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