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幸福”成为地方两会与全国两会的高频词,并正式进入“十二五”。某校高三(1)班学生以“追求幸福生活”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认识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个性+需要+生存状况,这是科学家的“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这是经济学家的“方程式”;幸福=感恩+知足,这是社会学家的“方程式”。幸福,词典里有准确的定义,但每个人心中又有个性鲜明、千差万别的答案。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通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康庄大道。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分 )
创造幸福
构成幸福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物质、精神、情感。幸福固然需要物质作为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尊严的挺立、心灵的圆融。民众幸福感的实现,离不开精神需求的满足。有人认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应该优先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人认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应该优先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6月25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监察法的决定》。修改后的《行政监察法》加大了对举报人的保护力度。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0年12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同时废止。
分析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1:据报道,广东研发投入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IT领域的专利85%来自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对国外技术依存度在70%以上。珠三角产品以贴牌加工生产为主,出口占70%以上。目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众多中小企业的订单急剧减少,2008年11月广东出口贸易零增长,进入了发展的“寒冬”。
材料2:近年来,广东中小企业贷款在总贷款的余额中只占20%左右,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严重不足。中小企业老板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只有10%,初、高中水平的人居多。
材料3:面对中小企业的困境,广东省政府频频出招:省财政安排16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其中有10亿元重点用于扶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贷款贴息或补助;落实国家自2009年1月1日起推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为企业减少税负将达130亿左右。省财政出资10亿元,建立省级再担保公司,广东商业银行大面积提高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的比重。
材料4:广东省中小企业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8%以上,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80%的流动人口、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都在中小企业实现就业。
(1)结合材料1、2,分析导致中小企业进入发展“寒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结合材料3、4,说明广东省政府为什么要帮助中小企业走过“寒冬”,具体采取了哪些宏观调控手段?
(3)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帮助中小企业家分析,怎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以下图表

材料二 2004-2007年我国粮食持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1)指出图11和图12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联系。
(2)从供求与价格关系的角度,分析在材料二背景下我国粮食连续增产的经济影响。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省市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灾区人民克服种种困难,重建家园。
对此,有人提出“联系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你怎么看?

2008年8月1日,被称为“经济宪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开始实施。此法是针对经济生活中不同形式的垄断行为而制定的,主要规定了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控制经营者集中这三大基本原则,以及禁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这部自1994年就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酝酿l3年之久的法律出台和实施,有利于保护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对中国经济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反垄断法》的通过和实施体现了什么认识论道理?(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