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通过近一年化学的学习,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1)为了能使我们爱吃的酸菜长期保存,我们一般是将酸菜放在陶罐中,盖上盖后,再在盖的周围放适量的水,这样的目的是 以防酸菜变质;
(2)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高炉内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①焦炭燃烧为炼铁提供能量 ;
②以焦炭为原料制取还原剂 ;
③高温下用还原剂还原铁矿石(以磁铁矿为例)获得生铁 ;
(3)某地经调查发现因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硫煤作为燃料做饭,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引发酸雨,环保部门提出的改进措施是向含硫煤加入适量的熟石灰即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要洗去烧水用的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含CaCO3和Mg(OH)2],可加入醋酸除去,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但加入的醋酸不能过量,因为会发生反应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使铁锅腐蚀。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氢、碳和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值是 。
②碳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③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乙烯(C2H4)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由乙烯的化学式C2H4获得的信息有 。
(2)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如图2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框内补充C的微观模型图。
②该反应利用两种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反应难点之一是破坏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稳定结构,分为 (填微粒名称)并重新组合。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拥有丰厚绿色生态资源、多彩民族文化资源的贵州,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心灵栖息之地。这些美不胜收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中,蕴藏着无穷的化学奧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的贵阳享美食。写出保护空气的一条措施 。卤猪脚、酸汤鱼和丝娃娃等美食中所含的营养素有 (写一种)。
(2)丰富的水资源成就了黄果树大瀑布美丽的景观。请写出保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 。"安顺蜡染"工序中的脱蜡,把染布放入沸水中,石蜡固体熔化为液体的过程属于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3)游加榜梯田,在美丽乡村感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巨变。农作物生长要合理施肥。硫酸钾(K 2SO 4)和氯化铵(NH 4Cl)是常用的化肥,其中 是钾肥, 是氮肥。
“84消毒液”在抗击新冠病毒时可作环境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如图为一种制取“84消毒液”的简化流程:
图中A、B气体均为单质,混合液、Ⅰ、Ⅱ的溶质均为NaOH和NaCl。
回答下列问题:
(1)B气体是一种新型能源,也可作燃料。与其它燃料相比,其优点有 (写一点即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混合液Ⅰ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后得到混合液Ⅱ和NaCl晶体。
(4)混合液Ⅱ中的NaOH与A气体发生反应②,产生NaClO、NaCl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时会产生有毒的Cl2,其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
对该反应的分析错误的是 (填选项序号)。
a.NaClO、H2O均为氧化物
b.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
c.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有一层臭氧(O3),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在此过程中改变的是 (填选项序号)。
a.总质量
b.原子数
c.分子数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措施和认识错误的是 (填选项序号)。
a.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b.为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因为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2)芯片是5G时代的关键元器件。制造芯片的单晶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则构成单晶硅的粒子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