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源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洪源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
(2)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A.Na2CO3 | B.HCl | C.FeCl3 | D.Ba(NO)2 |
(3)郑老师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现盛装氢氧化钠固体的瓶盖未盖严,已有部分固体变质,其在空气中变质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洪源同学帮郑老师想了一个办法:先用该固体配成溶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进行 操作,就得到了所需的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
(4)洪源利用郑老师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了以上碱的性质的相关实验,为了处理实验后的废液,需要知道废液的酸碱度,洪源的操作是 。
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有CaCO3、K2SO4、CuSO4、BaCl2、K2CO3的一种或几种,现在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由操作①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CaCO3、CuSO4 |
B.由操作②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BaCl2 |
C.由操作③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K2CO3可能有K2SO4 |
D.滤液b中的溶质有2种 |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E为白色沉淀。右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A,E,F。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C→B的化学方程式:。
(3)在A→E的反应过程中,A与G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7(填“>”、“=”或“<”)。
(4)C溶液与铁粉反应后,取剩余固体加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请分析:C与铁粉反应后的溶液组成中除了H20外,一定存在的物质有,可能存在的物质有。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G,H.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A、B、C、D四种物质与某无色溶液X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溶液颜色变化。请依据图中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名称、C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无色溶液X与B的反应;
②无色溶液X与D的反应。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分别由H、C、O、S、Cu、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A为单质。
(1)若常温下A、B为气体,C、D为液体且组成相同。一定条件下C或D分解时均能生成A;A与B反应能生成C。D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B为固体,C、D为溶液。将A分别放入C、D中,均得到浅绿色溶液;B分别放入C、D中,一会儿D溶液变为黄色。B为;C、D溶液中溶质分别为;B能转化为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