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2分,共16分)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1: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该实验的课题是: 。
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
各实验组均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 。
实验2: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1。
分别测定实验1、2中过氧化氢在相同时间内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1所示曲线,请回答:
曲线A是实验 (填1或2)的结果。
图1中两曲线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
图2表示马铃薯的过氧化氢酶在体外的最适条件下,底物对酶所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在图上画出:
①如果在A点时,将温度提高5℃时的曲线变化;
②如果在B点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种酶的曲线变化;
③如果在C点时,加入大量pH为1.8的HCl的曲线变化。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250C)条件下,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 cm2叶·小时) |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 cm2叶·小时) |
3 |
9 |
36 |
8 |
(1)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结合光合作用过程,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__________(mg CO2/l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小麦合成葡萄糖的量为(mg /100 cm2叶·小时)。
(3)为了探究高温(30℃)、强光照(15千勒克司)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CO2吸收量(mg/100 cm2叶·小时) |
1 |
小麦 叶片 |
25℃、9千勒克司 |
a |
2 |
30℃、15千勒克司 |
b |
|
3 |
玉米 叶片 |
25℃、9千勒克司 |
c |
4 |
30℃、15千勒克司 |
d |
①若实验测得,则说明高温、强光照对玉米光合作用影响不大;
实际测得d>b,由此判断在相同条件下,生长状况较好的植株是;
②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你认为该做法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下图是一个正常人体在不同时段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A-C、D-E分别代表中午进餐和下午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所反映的血糖浓度范围是_______g/L,调节BC段血糖浓度的激素是由______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2)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和脂肪分解的作用,它与参与EF段血糖调节的激素间的关系是_______。
(3)糖尿病患者因多尿导致机体水平衡失调,这时由__________合成的_________(激素)会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近年来,随着盗墓小说的流行,有人“自学成才”,加入盗墓行列,结果在一次盗墓行动中,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大叫一声“哎呀…”。下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为反射弧上位点,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与B、C类似的突触。据图作答。
|
【下图为利用人成纤维细胞(具分裂能力、能在HAT培养基上存活)和小鼠骨髓瘤细胞(具分裂能力、不能在HAT培养基上存活)进行人类基因定位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
(1)图示技术名称为,该技术的基础是___技术。
(2)操作所用的成纤维细胞应在_____代以内;诱导融合运用了原理,该过程中区别于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用处理。
(3)HAT培养基属于 ____培养基,其中需要加入等天然物质。
(4)培养时PH一般为;为操作中加入鸟本苷的目的是______。
(5)右表所示为杂交细胞A、B、C中存在的人类染色体及人类特有的4种酶(“+”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这4种酶均为单基因编码产生,据表判断,编码________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2上。
下表是筛选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
(1)苯胺是致癌物质,土壤中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此培养基中的成分X除了为目的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写全得分),该培养基从作用看属于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调节PH在步骤后;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是方法。
(2)右上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运用A所示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4mm3,观察到右上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格共有蓝藻80个,则1ml样液中约有蓝藻个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在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过程中,常用到染色法。
杂交细胞 |
||||
A |
B |
C |
||
人 染色体 |
l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酶 |
m |
+ |
- |
+ |
n |
- |
+ |
+ |
|
p |
+ |
- |
+ |
|
q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