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将一枝伊乐藻侵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
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下列处理不恰当的是( )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要进行无菌处理 |
B.提供种类齐全的营养物质 |
C.提供纯氧以保证细胞的呼吸作用 |
D.保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pH |
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
A.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 |
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 |
C.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萝卜—甘蓝” |
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 |
人们常选用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 )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
B.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进行检测 |
C.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
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具有多个标记基因和多个限制酶切点,最为常用的是噬菌体 |
B.要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应用同种b去切割a和d |
C.c连接双链间的氢键,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 |
D.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中即可表达 |
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抗枯萎病的金茶花与原金茶花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 |
B.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C.为了保证金茶花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