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
|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
|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
|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
下列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细胞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被[H]还原为乳酸,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 |
| B.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唯一场所 |
| C.人的成熟红细胞通过需氧呼吸满足对能量的需要 |
| D.安静状态下和长时间剧烈运动中产生相同的ATP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相等 |
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面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产生的还原氢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 |
| 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
| 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
| D.⑥⑤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
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l℃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l℃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定时定量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右图所示曲线。下列叙述与实验结果不一致的是(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为糖)
| A.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
| B.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 |
| C.第40天对照组蓝莓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
| D.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厌氧呼吸 |
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②或过程①和④ |
| B.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都能进行过程① |
|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
|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和过程③均产生[H] |
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
|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
|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 D.假设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