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鉴定尿糖,可用双缩脲试剂,需现用现配 |
B.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用卡诺氏液将染色体染成红色 |
C.不宜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
D.摩尔根采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红柿摘下未熟,每蓝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熟,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植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此文中“气”及其功能是()
A.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
B.指的是赤霉素,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
C.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
D.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的效应是通过其直接参与的代谢过程体现的 |
B.扦插带芽枝条易成活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 |
C.温特实验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单侧光 |
D.苹果果实的自然生长与乙烯有关而与生长素无关 |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灭绝 |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
初捕 |
50 |
50 |
28 |
22 |
重捕 |
50 |
10 |
32 |
18 |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固定的CO2量等于各h产生的CO2量 |
B.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即为生产者固定的CO2量 |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
D.流向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