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l: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①③⑤ | D.④⑤ |
假定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分子的相对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分子,假定其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分子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N的培养中,那么,子二代DNA分子的相对质量平均为()
A.(a+b)/2 | B.(2a+3b)/2 | C.(3a+b)/4 | D.(a+3b)/4 |
某DNA分子片断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A为65个,该片段连续复制三次所需C的数量为()
A.245个 | B.255个 | C.455个 | D.280个 |
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手段,如果仅要求标记生物细胞中的核酸,而不标记蛋白质,应标记的同位素是( )
A.14C | B.3H | C.32P | D.35S |
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如含红宝石眼基因的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
B.图示各基因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 |
C.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提出的()
A.通过做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 | B.运![]() |
C.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 | D.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