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次年开始购地建厂。拟招商股60万两,一年之久只招得三四万两。1898年,张謇通过刘坤一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次年春开车生产,厂址在江南通州(今南通市)。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当地发达的土法织布业,为棉纱提供了市场。经营顺利,利润优厚。据此材料分析,下列不是大生纱厂兴起条件的是
A.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 B.封建政权的暂时支持 |
C.周边社会条件的优越 | D.自然经济的完全瓦解 |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录了一个政治家阿里斯提德被自己忠实信奉的“贝壳法”放逐的故事。一天,一位目不识丁的平民因为听烦了‘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就要求把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写在贝壳上。因为听烦了一个人的名字行使反对意见的民主权利,似乎成了所有民主制度的一大难题。该则材料表明雅典()
A.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关 | B.直接民主存在着局限性 |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所有人都有参政权 |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订父祖官爵、门第。此后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 B.三省六部制实行 |
C.察举制的完善 | D.科举制的推行 |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
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本问题之所在。”下列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的是()
A.三公九卿制 | B.行省制 |
C.科举制 | D.内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