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方法”不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
目 的 |
方 法 |
A |
为了补碘元素 |
食用加碘食盐 |
B |
为了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 |
C |
为了制取氢氧化铝 |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D |
为了逃离氯气泄露的环境 |
逆风向高处跑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 |
B.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
C.c(OH﹣)/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
D.由水电离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K+、NH4+、AlO2﹣、HCO3﹣ |
使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用0.01mol/L盐酸滴定锥形瓶中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能够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配制0.1mol/L稀盐酸时,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干燥直接量取浓盐酸 |
B.配制稀盐酸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C.滴定前尖嘴处无气泡,滴定终点时有气泡 |
D.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粘附的盐酸冲下 |
将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3B(g) 2C(g)+zD(g),若2分钟后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50%,测得:
v(D)=0.25 mol/(L·mi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v(C)=0.2 mol/(L·min) B.z=3
C.B的转化率为25%D.C的体积分数约为28.6%
常温下a mol•L﹣1稀氨水和b mol•L﹣1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对混合后溶液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若a=b,则c(NH4+)=c(Cl﹣) |
B.若a>b,则c(NH4+)>c(Cl﹣) |
C.若a>b,则c(OH﹣)>c(H+) |
D.若a<b,则c(OH﹣)<c(H+) |
H2S溶液中,在采取措施使pH增大的同时,则c(S2﹣)的变化情况是
A.增大 | B.减小 |
C.不变 |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