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日,拍摄者在华北平原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铁路线的走向为( )
| A.东---西走向 | B.东南----西北走向 |
| C.南---北走向 | D.东北----西南走向 |
一年中出现该景象的另一日期约为( )
| A.2012年8月14日 | B.2012年10月18日 |
| C.2012年4月5日 | D.2012年12月20日 |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
|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
|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
|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
少,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
|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
|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
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素质低 | B.人口老龄化 |
| C.就业压力大 | D.人口增长快 |
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增长模式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 B.能源短缺 |
| C.水土流失 | D.淡水匮乏 |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濒临五大湖 |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
|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
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
|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 D.美国本土 |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A.良好的工业基础 | B.便捷的交通运输 |
| C.充足的劳动力 |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
|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
|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
|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
图中②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 B.四川盆地 | C.渭河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
|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
图为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O地和P地沿岸气候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 B.洋流 | C.大气环流 | D.植被、土壤 |
关于图中R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 |
| B.该河流域地势起伏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 |
| C.该河流每年会出现凌汛 |
| D.一般情况下,该河河道西岸较陡,河道较深 |
Q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A.劳动力丰富,但劳动生产率低 |
| B.田地规模小,土地租金低,经济效益良好 |
| C.当地高度发达的工业促进了当地高度机械化农业的形成 |
| D.依托铁路和海港,促进商品经营,产品商品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