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标况),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       min,原因是          
(2)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      min,原因是       
(3)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A.蒸馏水;BNa2SO4溶液;C.NaNO3溶液;D.CuSO4溶液;E.Na2CO3溶液,你认为可行的
           (填写字母代号)。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发展混合动力车是实施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轮。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了汽油的消耗;在刹车和下坡时电动机处于充电状态以节省能耗。
(1)混合动力车的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汽油(以辛烷C8H18计)和氧气充分反应,每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569.1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混合动力车的电动机目前一般使用的是镍氢电池,镍氢电池采用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为电解液。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如下图,其总反应式是:
H2+2NiOOH2Ni(OH)2

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在刹车和下坡时甲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可通过如下反应降低其浓度:
(g)。已知: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关系有
已知: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关系有,K是一个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
①某温度下,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填写表中的空格。

容器编 号
c(CO)/ mol/L
c(O2)/ mol/L
c(CO2)/ mol/L
v(正)和v(逆)的比较

2.0×10-4
4.0×10-4
4.0×10-2
v(正)= v(逆)

3.0×10-4
4.0×10-4
5.0×10-2

②相同温度下,某汽车尾气中CO、CO2的浓度分别为1.0×10-5 mol/L和1.0×10-4mol/L。若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增加一个补燃器,不断补充O2并使其浓度保持为1.0×10-4mol/L,则最终尾气中CO的浓度为

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
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
(2)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过滤、、灼烧、、称量。
(4)若实验过程中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5)该小组有些同学认为用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5Fe2++MnO4+8H+= 5Fe3++Mn2++4H2O)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
②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夹持部分略去)(填字
母序号)

(6)正常人每天应补充14mg左右的铁。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食物。如果全部通过服用
含FeSO4·7H2O的片剂来补充铁,则正常人每天需服用含mgFeSO4·7H2O的
片剂。

A、D、E、X、Y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
是半径最小的原子,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与A同主族;Y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倍;A、D、X、Y四种元素,每一种均能与E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化合物。
(1)画出Y元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写出常温下Y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由A、D、E、Y四种元素形成的强酸的酸式盐的名称为,该盐的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科学家用D、E、X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DE3和X2E,在573K时反应制得了离子化合物X3DE4;经测定X3DE4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则DE43的电子式为,X3DE4与水能剧烈反应转化为常见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 ②醋酸 ③氢氧化钠
④氯化铵 ⑤醋酸铵 ⑥硫酸铵 ⑦硫酸氢铵 ⑧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
(2)④⑤⑥⑦⑧五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 ___
(3)将③和④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
(4)已知t℃,KW=1×10-13,则t℃(填“>”或“<”或“=”)25℃。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2SO4的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a∶b=
(5)25℃时,有pH=x的盐酸和pH="y" 的氢氧化钠溶液(x≤6,y≥8),取aL该盐酸与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bL的氢氧化钠溶液,问:
①若x+y=14,则a/b=____(填数据);②若x+y=13,则a/b=____
(填数据);
③若x+y>14,则a/b=____(填表达式);
④该盐酸与该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两溶液的pH x和y的关系式(填表达式)。

实验室用下列方法测定某水样中O2的含量。

(1)用如图所示装置,使水中溶解的O2在碱性条件下将Mn2氧化成MnO(OH)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打开止水夹a和b,从A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注射器抽取20.00 mL某水样从A处注入锥形瓶。
③再分别从A处注入含m mol NaOH的溶液及过量的MnSO4溶液。
④完成上述操作后,下面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c是长橡胶管,使用较长橡胶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I将生成的MnO(OH)2再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OH)2+2I+4H===Mn2+I2+3H2O。
实验步骤:
⑤打开止水夹a、b,分别从A处注入足量NaI溶液及含n mol H2SO4的硫酸溶液。
⑥重复④的操作。
(3)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步骤(2)中生成的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实验步骤:
⑦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__________作指示剂。
⑧用0.005 mol·L-1的Na2S2O3滴定至终点。
(4)计算。滴定过程中,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如图所示。

⑨经计算,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________mg·L-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