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塔里木河年径流损耗量多年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塔里木河年径流损耗量的特点有
①总体年径流损耗量表现出递增趋势  ②上游年径流损耗量总体增加趋势明显  
③中、下游的年径流量总体递减趋势显著   ④以下游损耗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近几十年来,塔里木河年径流损耗量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的地理大背景 B.大牧场放牧业的快速发展
C.沙尘天气增加,蒸发减弱 D.塔里木河绿洲农业快速发展且沿河上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图甲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图乙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A.t1 B.t2 C.t1之前 D.t2之前

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水库建成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A.洪涝灾害频繁 B.诱发地震、滑坡 C.流量趋向稳定 D.鱼类绝迹

下图为“四个国家1960年和2011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低 B.美国人口增速和增长量最高
C.印度人口总量和增速最高 D.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低而增速最高

上述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国家是

A.沙特阿拉伯 B.美国 C.德国 D.印度

下表为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完成各题。

降雨量(mm)
降雨
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33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草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0年12月22日宜万铁路开始运营,宜万铁路穿过恩施大峡谷,被称为“世界最难修的铁路”,是我国沿长江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各题。

宜万铁路工程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山区气温低,冻土发育 B.经济落后,资金技术不足
C.线路长,工程量大 D.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

下列关于宜万铁路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全国铁路网的布局更合理 B.降低长江“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带动了三峡库区经济发展 D.促进了东西交通联系

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省区均为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B.重庆与武汉的城市地域结构主要受河流和地形影响
C.人口分布特点为中部稠密,东西部稀疏
D.恩施大峡谷是自然景观,为典型的流水堆积地貌

我国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请根据图甲、图乙及其中的古诗回答各题。

甲乙两图反映出的地理环境分别是

A.甲:山高水阔,常绿阔叶林茂密乙:河口地带,鱼米之乡
B.甲:春寒料峭,野渡无人乙: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
C.甲:北雁南飞,叶落草枯乙:一种喀斯特地貌
D.甲:丘陵春深,溪水奔流乙:水乡江南,丘陵广布

形成甲乙两地区域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 C.海拔高度不同 D.人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