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
C.科技发展水平 | D.蕴藏的资源数量 |
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
下图是 “某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24-25题。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
对剖面图所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最少的地区 | B.乙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 |
C.②到⑤地区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 | D.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交通条件改善,我国居民避寒旅行逐渐增多。根据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取1月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地区为我国居民适宜避寒区。读图回答22-23题。
世界1月平均气温在10℃~22℃范围(适宜避寒区)示意图适合我国北方居民到图中适宜避寒区旅行观光的是
A.新加坡城市花园景观 |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景观 |
C.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 D.海南岛的三亚 |
图中适宜避寒区甲处的纬度位置低于乙处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甲处受更严寒的冬季风影响 | B.乙处受更暖湿的夏季风影响 |
C.甲处太阳辐射较弱 | D.乙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更显著 |
读下面“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20-21题。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
B.各大河流注入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
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
D.日本工业原材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
日本的大城市多为港口城市,这说明
A.城市的繁荣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
B.沿海地区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与生活 |
C.海湾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
D.港口的建设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扩大城市规模 |
青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剖面示意图,回答18-19题。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沿途穿越了许多高大山脉,图中代表唐古拉山脉的序号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青藏铁路约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
①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②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③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④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