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在一固定容积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若开始时只充入2a mol NH3,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40%。若开始时充入a mo N2和3a mol H2的混合气体,求:
(1)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
(2)平衡时NH3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Cl-、Br-、I-中的一种卤离子,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适量氯水,溶液变成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变化,则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含有卤离子是 ( )
A.Cl-、Br-、I- | B.I-、Br-、 Cl- |
C.Br-、 Cl-、I- | D.Br-、I-、Cl- |
“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
D.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向某无色液中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氯水,变红,说明原溶液一定有Fe2+ |
D.将淀粉溶液和食盐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浸入纯水中,过一段时间,取半透膜内的液体滴入碘水呈蓝色说明利用渗析可提纯胶体 |
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5∶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 2 | B.1∶ 4 | C.3∶ 4 | D.2∶ 5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
B.工业上用H2和N2合成氨与自然界中放电时O2和N2反应都属于氮的固定 |
C.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历浓缩、氧化和提取三个步骤,氧化剂一般选择氯气 |
D.向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震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