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轻度污染后的自我净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少量有机废弃物排入河流,不会使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2)微囊藻是水华的主要生物之一,当河流中的N、P等元素含量变化时,对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
(3)在河流的上游段,溶解氧因好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大量减少,但在河流的中下游的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可采用黑白瓶法。该方法是从湖泊的一定深度取水样,测其初始的溶氧量。然后将水样分装在透光的白瓶和不透光的黑瓶中,黑白瓶都放回取样深度,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测黑白瓶中溶氧量,这些数值可用来研究该水层是否存在光能自养生物,以及它们固定太阳能的多少等问题。此时,白瓶中溶氧量的变化是瓶中生物________________之差。
(5)前些年,人们为了追求农业的高产出,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得河流受到的污染也慢慢加剧。请问,在该事例过程中人们违背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下图所示,为植株繁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上世纪50年代,斯蒂瓦特利用胡萝卜根切片培育胡萝卜,首次证实了细胞的,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该过程需在条件下进行,并需控制温度、PH值和光照条件。
(2)若培养过程中,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根时,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特点是

(3)假设A试管内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植物的花粉,则培育出的B植株称为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由于这些植株高度不育,所以必须用处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植株。
(4)若在离体细胞内导入含有抗虫基因的重组质粒,则培养出的植物具有抗虫性,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质粒和抗虫基因的重组需要酶,同时所用的质粒最好含有基因,便于检测。

甲、乙、丙、丁表示某绿色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有关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据图甲分析,葡萄糖经①⑨过程生成酒精而不是乳酸的原因是
。⑥过程的名称是
(2)若乙表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相关代谢变化,当其处在A→B阶段时,请写出此时细胞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3)丙图是在丁图m点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限制丙图C点后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至少2点)。丙图两曲线的差异是由植物本身的决定的。
(4)丁图是在丙图C点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丁图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5)试提出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光能的一种措施:
(6)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的研究得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自于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丙图所示阳生植物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为u mol。

下图1为人体内信号调节的方式示意图,图2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

(1)A、B的分泌物与靶细胞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_
(2)若靶细胞为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则B的激素为,该种激素的增加能加快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3)在饭后,正常人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由_分泌的激素。
(4)若C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则其细胞体主要位于,其靶细胞可能是
(5)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_
(6)神经细胞因具较多,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这是与其功能相适应。

(9分)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____ ___、B_____ ___
C___ __ ___、D
(2)D、E为代谢方式调节体温,则F为方式调节体温。
(3)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
(4)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皮肤血管和立毛肌收缩等生理变化,这种反射属于_____反射;在冷感受器→D反射活动中的传出神经是 _。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 __ __

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则不断地淘汰不适应环境的类型。
(2)某植物的红色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白色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

根据上图,计算出表格中的P1=,基因A频率变化的原因是
(3)南美洲西海岸外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14种地雀它们属于南美大陆的类型,它们的祖先是从大陆迁徙而来,因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分化成不同种类,此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规律中的现象。
(4)生物多样性包含的三个层次中,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有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而长期生存。生境多样性是多样性形成的基础,保护生境,减缓荒漠化进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