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不知其是否还具有活性。某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探究这批淀粉酶制剂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    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通过比较该淀粉酶制剂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这批淀粉酶制剂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①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斐林试剂(A液:0.1 g/mL的NaOH溶液,B液:0.05 g/mL的CuS04溶液)⑥碘液⑦量筒③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淀粉糊,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                     
(3)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 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mL。
(4)向试管A1、B1中加入          ;向试管A2、B2中加入等量新制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5)观察各试管的颜色变化。
(五)试管A1中溶液为棕黄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请根据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1)若                       ,则该淀粉酶制剂完全失活;
(2)若B1呈蓝色,B2有砖红色沉淀,则该淀粉酶制剂       
(3)若                       ,则该淀粉酶制剂活性正常。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甲同学认为是氧气自身抑制了酵母菌的厌氧呼吸,乙同学认为是需氧呼吸产生的某产物X抑制了酵母菌的厌氧呼吸。请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厌氧呼吸的原因。
供选的实验试剂和用品:酵母菌细胞(试剂1)、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溶胶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X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提供如下实验装置:

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上图所示的装置四套,依次编号为甲、乙、丙、丁。其中每套装置的a锥形瓶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10mL,c锥形瓶加入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10ml,b与d锥形瓶各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1)请写出支持乙同学观点反对甲同学观点的假说:酵母菌厌氧呼吸
(2)完成下列实验思路:

(3)结果预期及相应结论:

结果预期
相应结论








受X物质抑制,不受氧气抑制









既受X物质抑制,也受氧气抑制









不受X物质抑制,也不受氧气抑制

注:“+”: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不变浑浊。

已经肯定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五类。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对棉花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在图甲所示的棉花植株中,部位①的生长素浓度部位②,而研究发现,部位①产生的生长素能运输到部位②,且缺氧会严重阻碍这一过程,这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
(2)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施,可以促使棉纤维的发生和生长,使棉纤维既多又长。研究者比较了生长素类似物喷施前后细胞内一些物质的含量,得到结果如下表,

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3)研究表明:干旱时棉叶内的含量将增加,使气孔,减少水分蒸腾;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而促进种子萌发,两者相互对抗,共同调节种子的萌发。
(4)为了延长棉花生长后期叶片的寿命,可向叶面喷施的植物激素是,收获后的水果也是使用该激素进行储存保鲜;而如果试图除去棉叶便于机械采收,可考虑使用植物激素脱落酸和
(5)对于所有的物种,乙烯都能抑制其根、叶、花的生长和发育。(对或错)

下图表示一个高等植物细胞内的几个生理过程。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B、C、F分别代表物质,物质C从场所Ⅲ进入场所Ⅰ至少需要通过层单位膜(或生物膜),该植物根部主要通过方式吸收物质A。
(2)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B示踪,则此放射性最先出现在体内的[]物质中。场所Ⅰ、Ⅱ、Ⅲ都有不同的酶催化其化学反应,在酶1~4中,人体细胞内不具有的酶包括
(3)若用仪器测定,发现该植物的叶肉细胞既不吸入也不放出C,此时说明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左右
D.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

(1)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为模板合成的。
(2)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下图-1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期。
(3)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2、4、8 μg/mL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结果如上图-2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上图-3所示。
分析讨论:
a.图-2表明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
b.图-2、图-3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有关。
当Bel-2 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