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时刻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植物Ⅰ
气孔导

38
35
30
7
2
8
15
25
38
植物Ⅱ
气孔导

1
1
20
38
30
35
20
1
1

(注:气孔导度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其单位是mmol CO2·m-2·s-1,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CO2的量)
(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植物Ⅰ和植物Ⅱ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曲线。

(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
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        ,此特性的形成是长期     的结果。
(3)影响植物Ⅱ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水和CO2浓度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          等。(指出两种)
(4)如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过程①的能量变化是                。③的完成需要酶、    等物质。凌晨3:00时,①②③④四种生理过程中,植物Ⅰ和植物Ⅱ都能完成的有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等位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

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上 B.控制的是相对性状
C.内部的碱基排列顺序完全相同 D.在体细胞内不会融合

孟德尔用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其中用豌豆做的实验最为成功,从而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用豌豆做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主要是

A.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 B.豌豆有相对性状
C.豌豆容易栽培 D.豌豆杂交容易产生后代

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和不抗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植物激素脱落酸具有促进植物叶片和成熟果实脱落,促进种子休眠等生理作用。乙烯是另一种植物激素,它除了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外,也能够促进植物叶片和果实的脱落。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乙烯和脱落酸促进植物叶片脱落的差异。所选择和使用的材料和用具有:生活状态相同的同种植物若干株,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和乙烯利(一种乙烯释放剂),蒸馏水及所需的相关器材和用具。请你协助他们设计完成这一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1)实验原理:使用适宜浓度的处理植物叶片后,可以缩短植物叶片脱落的时间。
(2)实验步骤
① 把生活状态相同的同种植物分成A、B、C三组。
② A组用喷洒叶片,
B组用喷洒叶片,
C组用喷洒叶片。
③置于相同温度、光照条件下,观察并记录
(3)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4)在促进植物叶片和果实脱落时,脱落酸与乙烯的作用具有关系。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选自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通过(填功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联系的纽带是(填成分)。
(2)请找出“百草园”中体现生态系统信息交流的一个例子:
(3)如果“百草园”中有动植物死亡,其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是否会在园中堆积?   。请说明理由:
(4)若图中A表示的是云雀在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最可能代表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