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核细胞中生命活动与能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消耗能量 |
C.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 |
D.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
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①正常情况下,生物体的根本能源、主要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光能、糖类、蛋白质、ATP
②用18O标记氧气,供给有氧呼吸,发现在产生的水中含18O
③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都有能量的转化,但是只有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光能
④水果储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⑤同一个体内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种类和数量相同
⑥动物和人体内,形成ATP的途径主要是呼吸作用
⑦每克脂肪氧化放能多于每克糖类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分子中含氧比例高
A.三项 | B.四项 | C.五项 | D.六项 |
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尿糖产生的因素有()
①肾小管病变,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 ②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
③病毒感染并破坏胰岛B细胞④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量
⑤肥胖引发肌肉组织减少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 |
5分钟的现象 |
再过5分钟 |
滴加清水5分钟 |
|
① |
0.3 g·mL-1蔗糖溶液 |
x |
无变化 |
质壁分离复原 |
② |
0.5 g·mL-1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 |
y |
无变化 |
③ |
1 mol·L-1KNO3溶液 |
质壁分离 |
质壁分离复原 |
z |
④ |
1 mol·L-1醋酸溶液 |
细胞大小无变化 |
细胞大小无变化 |
细胞大小无变化 |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
B.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C.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渗透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2011年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从上述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
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
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
C.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 |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
某质粒和含抗盐基因的DNA片段上均有SalⅠ、HindⅢ、BamHⅠ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位点,同时质粒上还含有抗四环素基因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SalⅠ酶切后可产生质粒-质粒、质粒-抗盐基因和抗盐基因-抗盐基因三种两两连接产物 |
B.用Sal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可保证质粒与抗盐基因的定向连接 |
C.用BamHⅠ和SalⅠ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得不到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
D.在同时添加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的培养基中可筛选得到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