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这是明朝晚期浙江鄞县人朱宗光对西方的看法:“太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荷戈之士,皆万人敌,巨炮所击,皆使坚城立碎,固垒随移,我中土之武备不如也。……以如是之人心风俗,而鄙之为夷狄,吾惟恐其不夷也。”下列对此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A.“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反映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就
B.朱宗光了解的“钟、炮”主要得益于西方传教士的贡献
C.朱宗光对西方的认识是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一个缩影
D.朱宗光对荷兰“坚船利炮”的认识可能与鸦片战争有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1688—1863年英国的财富结构,反映的本质是
英国的财富结构(1688—1863年,单位:百万英镑)

年份
可再生资本
土地
储备、金银具、铸币等
总计
1688年
112
180
28
320
1800年
665
825
250
1740
1832年
1112
1438
293
2843
1863年
3749
1864
500
6113

注:“可再生资本”包括住房及其他社会设施建筑、工商业设备投资与建筑、运输系统线路与工具等。(资料引自C.H.范斯坦《大不列颠的资本形成》)
A.工业革命使英国财富结构发生变化
B.产业结构的变化
C.逐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D.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C.重农抑商观念影响深远 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如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