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
“福利国家”的概念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则是20世纪的产物,它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所能享有的最低收入、经济安全以及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下列关于福利国家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是财富分配不均
②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③二战后,世界上所有国家普遍推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④20世纪末,美英法等国开始减少政府的公共福利开支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量 | B.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2008年1月31日 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民主党总统罗斯福大加干预搞“新政”,把美国从萧条中拖回。但是至今不领情,反而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也大有人在。“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理由可能是( )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干预 |
B.规定了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资本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
C.颁布《工业复兴法》,制定经济计划 |
D.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
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们住无定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理念,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②鼓励削减农业,政府补贴
③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④要求企业制定经营章程,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