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A.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
C.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
冷战期间。美国认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苏联则认为“美国正在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影响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的因素包括
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
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
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
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观察下面两幅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图《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图2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 B.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 D.顺应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潮流 |
俗话说,“家有芳邻满园春”,“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中国外交成就是
A.参加万隆会议 |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C.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
2012年3月4日,中国提出了政治解决当前叙利亚问题的“六点主张”。此前,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史无前例地先后两次动用否决权。中国积极参与叙利亚问题的和平解决,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表明
①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②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之一③我国奉行友好结盟政策④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形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本条约不影响缔约双方作为其他国际条约参加国的权利和义务,也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上述两则材料表明中国外交始终
A.坚持全方位策略 | B.注重意识形态 |
C.注重求同存异 | D.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