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 16.38公斤),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 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
| C.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
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 A.进行调解 | B.干脆不予理睬 | C.要求男子赔偿 | D.宣布“休妻”无效 |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世袭特权)遭到新的失败。”这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
| A.梭伦改革 | B.克利斯提尼改革 | C.伯利克里改革 | D.柏拉图改革 |
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的特点是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②在探索中曲折前进③以苏联为榜样④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在于
| A.宣布平均分配土地 | B.直接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 |
| C.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 D.关注解决民生问题 |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 A.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攻陷上海 |
| B.日本731部队是一支细菌战部队 |
| C.1949年,北平国共和谈最终破裂 |
| D.建立统一战线是革命胜利的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