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
| A.美国企图促成国共和谈来解决台湾问题 |
| B.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
| C.海峡两岸有强烈的战争意识 |
| D.蒋介石的反应体现了国共在当时台湾问题上的某种默契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法家思想的衰微 | B.黄老之学被推崇 |
|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 D.程朱理学的盛行 |
下表数据的变化表明
| 占工业总产值和比重 年份 |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
集体工业 |
城乡个体工业 |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
| 1978年 |
77.6% |
22.4% |
||
| 1980年 |
0.02% |
0.48% |
||
| 1998年 |
28.5% |
38.3% |
18.9% |
19.9% |
A.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
C.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 D.公有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使之转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
| B.新型的农业体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 C.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
|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
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涵义是
| A.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
| B.改变所有制形式 |
| C.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 |
| D.改变经营管理方式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C.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 D.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